常见变质岩的描述实例

 

 

 
01
黑色板岩

黑灰色,隐晶质结构,矿物成分不易辨认,有时见有少量炭质斑点,板状构造,板理面平直光滑,土状光泽。

定名为炭质板岩

 
 
 

 

 
02
硬绿泥石绢云母千枚岩

手标本特征:

土黄色,斑状变晶结构,基质具鳞片变晶结构,不明显的千枚状构造,丝绢光泽,柔皱不发育。基质矿物成分主要为绢云母,变斑晶为棕色呈放射状的球粒,该球粒硬度小于指甲,可能为硬绿泥石。

镜下特征:

矿物成分:绢云母;细小鳞片状,干涉色一级黄,含量占70%-85% 。硬绿泥石:突起高,有聚片双晶,多色性显著,负延性。含量约10%-25%。石英:干涉色一级灰白,含量极少。锆石、褐铁矿、磁铁矿等微量。结构为斑状变晶结构,基质为显微鳞片花岗变晶结构,变斑晶为硬绿泥石,呈放射状、挂状、束状,较均匀地分布于基质中。基质以绢云母为主,呈细小鳞片状,略显定向排列,其它矿物呈零星分布。

 
 
 

 

 
03
绢云母石英片岩

手标本特征:

岩石呈灰白色,主要矿物为石英、绢云母。其中石英粒状、灰白色、断口油脂光泽,硬度>小刀,无解理,含量在40%左右,微具定向排列;长石粒状、白色、玻璃光泽,有解理,硬度>小刀,含量在10%左右,风化后多呈小白点;绢云母主要为集合体,丝绢光泽,呈薄片状,沿片理平行排列。岩石片理面上可见细晶白云母,珍珠光泽,解理镜面反光明显。具粒状鳞片变晶结构,片状构造。

镜下特征:

灰白色,具有片状构造、鳞片粒状变晶结构。片状矿物成分为白云母、绢云母,分别不均匀,局部以白云母为主,含量达40%以上,粒状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,含量50%以上,偶见长石。其中白云母无色,极完全解理发育,干涉色二级蓝;绢云母鳞片状,干涉色最高一级黄,定向片理,旋转物台石同时消光;石英呈不规则粒状,呈带状与云母交替分别,干涉色一级黄白。斜长石偶见,无色,可见完全解理,负低突起,干涉色一级灰。岩石中还可以见到黄铁矿、磁铁矿等不透明矿物,含量甚微。

 
 
 

 

 
04
黑云母斜长片麻岩

手标本特征:

灰白色,粗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,片麻状构造。矿物颗粒较大,肉眼可见肉红色的钾长石及灰白色的斜长石,无色透明的石英呈不规则状定向排列,黑云母断续排列,分布在粒状矿物之间,含量15%左右。

镜下特征:

岩石中黑云母面理较发育,与浅色长石类组成较典型的片麻状构造。黑云母半自形鳞片,棕黄—淡黄色多色性,鳞片长一般0.30—1.0mm,局部富集处可增大至7.0mm长,相互平行定向排列,沿解理有部分析离,含量30—25%。斜长石它形—等轴粒状,聚片双晶为主,少量肖钠双晶,有时具环状消光,粒径0.30—1.50mm不等。自身边界平直,与相邻矿物都以直线状接触。次生蚀变微弱,细小副矿物锆石,磷灰石均已包含于其中,含量50—60%。石英少量,略具伸长状,边部平直,局部出现,含量5—10%。钾长石以条纹长石为主,少量局部出现,粒径0.50mm,与斜长石间无交代关系。锆石细小椭圆状,长轴仅0.04mm,零星包含在斜长石中,磷灰石亦相同,含量2—5%。钛铁矿都以板条状出现,大部分分布在黑云母附近,少量出现在斜长石间,板条长0.25mm,少量边缘析离灰白色钛质组分。岩石中可以黑云母的绿泥石化和褐铁矿化现象。

定名为黑云母斜长片麻岩。

 
 
 

 

 
05
斜长角闪岩

手标本特征:

岩石黑绿色,粒状柱状变晶结构,片麻状构造。主要由角闪石和斜长石组成,角闪石黑绿色,粒状或针状,定向排列构成片麻理,含量55%左右;黑云母灰褐色,鳞片状,含量15%左右;斜长石灰白色,粒状,分布在角闪石之间,含量约30%,

初步定名为斜长角闪岩。

薄片特征:

岩石主要矿物相间排列构成较典型的片麻状构造,定向性较好,垂向上矿物组合及含量稍有差异,形成成分条带,表现为角闪石含量的变化。矿物组成:普通角闪石35—40%,黑云母15—20%,斜长石30—35%,石英2—5%。

普通角闪石:它形柱状,蓝绿—浅黄多色性,柱长0.30—0.80mm,最长2.0mm定向分布,边缘都不规则,与斜长石接触平直,包裹石英、磷灰石等矿物,边缘常被黑云母穿切,垂向上成带富集构成角闪石—斜长石成分条带。

黑云母:半自形鳞片,黄褐—浅黄多色性,鳞片长一般0.50mm,断续定向分布组成岩石面理,并平行角闪石面理,长围裹、穿切角闪石,黑云母在岩石中分布均匀,在浅色成分条带中与斜长石共生,含少量角闪石。

斜长石:半自形—它形粒柱状,聚片双晶为主,双晶纹较宽,部分双晶不发育,一般0.50mm大小,略定向,柱端多不规则,表面轻微高岭土化。

石英:少量,不规则伸长状,长轴平行面理排列,长0.20—1.20mm不等,断续分布。

磷灰石边缘略圆化,柱长0.18mm,一般沿晶间分布,少量细小者可被角闪石包裹。

岩石具有两期变质变形主要,其一形成斜长石+普通角闪石±石英组合;其二黑云母面理平行或切截角闪石,生成黑云母+斜长石组合。

次变矿物:绿泥石,绿帘石,黝帘石少量,多沿角闪石边缘分布。

定名为条带状黑云斜长角闪岩。

 
 
 

 

 
06
变粒岩

手标本特征:

岩石浅灰色,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,晶粒大小约0.2mm。片麻状构造。主要矿物为石英、斜长石、白云母、黑云母等矿物。石英烟灰色,它形粒状、拉长杆状,含量20%左右。斜长石、灰白色,板状,含量35%左右。白云母白色,鳞片状,可见闪光解理面。磁铁矿,灰黑色,它形粒状,均匀分布,含量约15%左右。

初步定名为磁铁矿二云母斜长变粒岩。

薄片特征:

岩石主体由石英组成,垂向上粗大的白云母鳞片定向成带富集,构成岩石面状构造,板片状钛铁矿沿解理分布白云母鳞片中或在石英中穿插。

石英它形粒状、不规则,拉伸长状,粒状石英边界较平直,粒径0.10—0.30mm,主要富集在贫白云母的石英层中,伸长状石英多与白云母相间产出,长一般0.50mm,平行云母鳞片,相互间以折线状结构。含量,20—25%左右。

斜长石等轴粒状—半自形板粒,聚片双晶为主,且双晶纹细密,晶粒0.20-0.80mm,大部分边界较平直,少量边缘因发育细粒长英组分而具锯齿状,含量30-35%。

白云母半自形鳞片,往往富集断续成带分布,鳞片长0.8—1.0mm,组成岩石面理,板片状(钛)磁铁矿常沿其解理分布于其内,含量5%。

黑云母,鳞片较细小,鳞片长0.50mm,零星产出,云母发育处常聚集微粒(0.05mm)的长英矿物,呈充填状分布在主体矿物中,相互间为平直边界,含量5—15%。

磁(钛)铁矿不透明,形态上可分为两种:一种为它形粒状,粒径0.02—0.20mm不等,多出现在石英层中;另一为板片状,长0.30—1.00mm不等,主要分布在白云母晶体内,少量穿切在石英层中,部分边缘具黄褐铁褐铁矿,推测与白云母一起都由富铁云母分解而成,含量15—20%。

定名为磁铁矿黑云斜长变粒岩。

 
 
 

 

 
07
石英岩

手标本特征:

岩石呈灰白色,细粒粒状变晶结构,块状构造,主要成分为石英、长石和白云母。石英无色透明,油脂光泽,它形粒状,粒度1mm左右,含量90%左右;长石它形粒状,灰白色,玻璃光泽,大小不等,最大约1.5mm,含量10%左右。白云母微量,呈细粒鳞片状。

初步定名为长石石英岩。

薄片特征:

石英都以它形粒状、伸长状出现,粒径范围0.10-1.50mm,大都在0.50-1.0mm间,相互间均为齿状边,伸长定向构成弱的面状构造,含量75-80%。

微斜长石可达1.5mm左右,无明显成分分层,不同矿物不同粒径相互掺杂,含量10-15%。

斜长石它形粒状,一般0.40mm左右,含量5-10%。

白云母仅少量片状矿物以断续条纹相间分布,岩石微弱的面状构造。

各种矿物间多为折线状接触,部分石英重结晶呈伸长状定向断续排列,但稳定性差。

定名为灰白色长石石英岩。

 
 
 

 

 
08
麻粒岩

手标本特征:

灰黑色,中粒粒状变晶结构,快状构造。矿物成分为辉石和长石,偶见石榴石,其中辉石为黑绿色,短柱状,解理面具有镜面反映,含量约60%;长石为灰白色、浅灰色,不规则板状,粒状,分布在辉石之间,含量35%左右。石榴石,暗红色,粒状,零星分布在岩石之中,含量小于5%。岩石状矿物定向不明显。

定名:因岩石没有片麻构造,辉石较发育,推测为麻粒岩。

镜下特征:

岩石矿物主要为透辉石、紫苏辉石、斜长石、石英、石榴石等,其中:透辉石无色,淡绿色,半自形粒状,具辉石式解理,干涉色二级蓝绿,粒径0.5-1mm,含量15%左右;紫苏辉石淡褐色,具辉石式解理,最高干涉色一级紫红,平行消光,粒径0.5-1mm,含量22%;长石主要为酸性斜长石、聚片双晶及卡钠复合双晶,粒径0.7-1.5mm,含量43%;石英表明光滑,不规则粒状,干涉色一级灰白,含量10%;石榴石无色,淡褐色,不规则粒状,粒径0.4mm左右,含量10%。粗粒粒状变晶结构。

定名为长英麻粒岩。

 
 
 

 

 
09
榴辉岩

手标本特征:

岩石灰绿色,近观察为绿色和褐红色相间,粗粒粒状变晶结构,块状构造。主要由绿辉石和石榴石,可见白云母,其中绿辉石呈翠绿色,柱状,2-3.1mm不等,含量50%左右;石榴石呈褐红色,不规则粒状,玻璃光泽,含量40%左右;白云母,无色鳞片状,珍珠光泽,解理面镜面反映明显,含量10%。杂乱分布在绿辉石及石榴石之间。

定名:岩石中矿物定向不明显,主要由绿辉石及石榴石组成。为白云母榴辉岩。

薄片特征:

矿物主要为绿辉石、石榴石、石英、白云母、蓝晶石及金红石等。其中:

绿辉石绿色,具有淡绿-绿色多色性,粒径1-3.5mm不等,具辉石式解理,与石榴石等矿物相间分布,含量50%左右;石榴石无色,不规则粒状、正极高突起,局部见石英的包体,含量15%;石英表明光滑,不规则粒状,充填在绿辉石及石榴石之间,含量15%;白云母无色,片状、粒径1-1.5mm不等,具极完全解理,含量10%;蓝晶石无色,纵面解理和横向裂理明显,一级黄干涉色,粒径可达4mm,含量10左右。金红石褐红色,形状不规则,粒径0.2mm左右,杂乱分布在岩石之中,含量5%左右。不等粒粒状变晶结构。

根据岩石中矿物之间的关系,矿物共生组合为:绿辉石+石榴石+白云母+蓝晶石+石英+金红石等

次变矿物:绿泥石化少量,多沿绿辉石边缘分布。

定名为含蓝晶石白云母榴辉岩。

 
 
 

 

 
10
大理岩

手标本特征:

风化面灰色、灰黑色,新鲜面灰白色,细粒粒状变晶结构,块状构造,薄层状构造。主要矿物成份为方解石、透闪石、白云母等。方解石均呈他形粒状,粒度0.5—1mm,二者含量70%—75%;透闪石多呈乳白色,放射状集合体,含量20%—25%,白云母及其他矿物含量在5%左右。

初步定名为灰白色透闪石大理岩。

薄片特征:

岩石主要由方解石、透闪石、白云母、不透明矿物等组成。柱粒状变晶结构,块状构造。

方解石多呈镶嵌粒状,具高级白干涉色,双晶纹可见,大小多在0.03-0.5㎜之间,少数颗粒较大,大小多在0.5-3㎜之间,含量70%左右。

透闪石柱状、针柱状,长轴定向分布于碳酸盐矿物之间,为角闪石蚀变后的产物,大小多在0.1-3.5㎜之间,含量25%左右。

白云母片状,沿解理有少量铁质析出,分布于碳酸盐矿物之间,大小多在0.2-3.5㎜之间,含量5%左右。

不透明矿物粒状,主要由铁矿物等组成,大小多在0.01㎜以下。

定名为灰白色透闪石大理岩

 
 
 

 

 
11
眼球状混合岩

手标本特征:

岩石具眼球状构造,脉体呈不同形态的眼球状,眼球体呈灰白色、褐红色,由长英质和长石组成,沿基体中片麻理定向分布,眼球与基体间界线清楚,并具较大黑云母富集现象,含量20%。基体为黑云斜长片麻岩,矿物主要为黑云母、斜长石、石英等,鳞片粒状变晶结构,片麻状构造。岩石中可见剪切面理,与片麻理组成S-C构造,反应混合岩化后受到剪切作用的影响。

岩石具眼球状构造,定名为眼球状混合岩。

镜下特征:

岩石分为两部分,脉体矿物主要为石英、斜长石、微斜长石和条纹长石,少量黑云母,具花岗变晶结构。石英它形粒状,表面较光滑,含量20%左右;斜长石板状,具有聚片双晶,含量10%左右;微斜长石颗粒粗大,具格子状双晶,表面不均匀的绢云母化强烈,含量45%;条纹长石主要为正条纹,呈不规则状、树枝状含量20%左右。黑云母褐色,解理发育,零星分布。

基体矿物主要为角闪石、黑云母,斜长石、石英等,可见少了的绿帘石、锆石、磷灰石等,其中:角闪石绿色,多色性明显,与黑云母交生10%左右;黑云母褐色-淡绿色,粒径0.5-1mm,含量20%左右;斜长石主要为酸性斜长石、有时见聚片双晶,绢云母化强烈,粒径0.7-1.5mm,含量10%;石英表明光滑,不规则粒状,含量10%。鳞片粒状变晶结构。

定名根据手标本定名为眼球状混合岩

 
 
 

 

 
12
混合花岗岩

手标本特征:

岩石呈灰白色,粗粒花岗变晶结构,迷雾状构造。矿物成分为石英和长石,黑云母。其中石英它形粒状,大小不一,粒径为1-3.5mm不等,局部为石英集合体,含量30%左右,斜长石呈灰白色、浅灰色,半自形板状,粒径1-2.5mm左右,含量20%。钾长石呈灰白色,不规则粒状,可见解理具有镜面反映,偶见卡斯巴双晶,粒径1-4mm不等,含量40%左右。黑云母呈褐黑色,鳞片状,杂乱分布不均匀,含量约10%,黑云母局部富集,组成阴影状构造或迷雾状构造;

定名:灰白色混合花岗岩。

镜下特征:

岩石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、斜长石、微斜长石和条纹长石,少量黑云母,具花岗变晶结构。石英它形粒状,齿状接触,表面较光滑,含量25%左右;斜长石板状,具有聚片双晶、卡钠复合双晶,表面不均匀的绢云母化强烈,部分见有净化边结构,与黑云母穿插交生,含量30%左右;微斜长石,具格子状双晶,可见有斜长石包体,含量35%;黑云母褐色-绿色,解理发育,零星分布含量小于10%。云母周围可见少了绿帘石、黝帘石、红帘石等矿物。

定名为混合花岗岩。

 
 
 

 

 
13
碎裂岩

手标本特征:

岩石灰白色,由碎斑和碎基组成,碎斑主要为斜长石,粒度0.2-2.0mm不等,最大4.5mm,表面具不规则的裂纹,石英贝壳断口,粒度0.25-1.2mm,杂乱分布,碎斑含量60%左右。碎基由细粒化长英组分和细小黑云母鳞片组成,含量40%左右。岩石具碎裂结构,块状构造。

定名为碎裂岩。

镜下特征:

岩石由碎斑和碎基组成,碎斑主要为斜长石,局部出现斜长石双晶纹弯曲。碎基由细粒化长英组分和细小黑云母鳞片组成。岩石具碎裂结构,块状构造。

碎斑:椭圆状,棱角状,可由长石或石英矿物组成,长轴0.25—2.0mm不等,也可由斜长石聚合体或长英矿物集合体组成,后者可长达5.0mm,杂乱分布,含量55-70%。

碎基:为细粒化的长石、石英或云母鳞片组成,粒径一般0.01—0.03mm,含量30—45%。分布在碎斑周围,定向不好。

定名为长英质碎裂岩。

 
 
 

 

 
14
糜棱岩

手标本特征:

岩石具碎裂结构,糜棱构造,表现为长石质的眼球状构造,石英质的定向条带状构造,两者相间排列。碎斑只有由长石和石英组成,其中长石呈椭圆状、眼球状,粒度2.0-5.0mm,含量30%左右,石英呈拉长状,平行排列,组成糜棱片理,粒度0.5-2.2mm,含量15%左右。碎基主要由细粒化的石英、长石、云母等组成,随长石眼球状斑弯曲延续,定向排列,含量55%左右。

定名:长英质糜棱岩。

镜下特征:

岩石具韧性变形结构,糜棱构造,表现为长石质的眼球状构造,石英质的定向条带状构造,两者相间排列。其中:

斜长石:它形,卵圆形—眼球状,长轴强烈定向,聚片双晶为主,双晶纹较细密。少量肖纳双晶和卡纳复合双晶,部分双晶不明显,晶粒大小不等,大者变斑晶6.0×2.0mm,小者仅0.50mm。经变形边缘有细粒化现象,含量35—40%。

石英:它形,伸长状的条带。长宽比为7∶1,相互平行排列,横向连续分布,组成岩石的糜棱片理。随长石眼球状斑弯曲延续。带状消光矿物间或片理带边缘往往伴生断续状细粒化条纹,含量25—30%。

微斜长石:格子双晶,分布特征同斜长石,个别晶内具斜长石交代残片。含量20—15%,

黑云母:它形鳞片呈云母断续沿糜棱面理或长石眼球体间分布。黄褐—黄色多色性,鳞片长0.30mm,部分有铁矿化,含量2—3%。

普通角闪石:自形板柱状,0.50×0.30mm,黄褐色,多色性微弱,仅见三颗,多分布在弱变形的长英质矿物间,含量1%。

绿帘石:次生蚀变矿物,它形粒状,一般与黑云母条纹伴生。

定名为花岗闪长质糜棱岩

 
 
 

本文选自《地质工作方法概论》

 

 

最新资讯

创建时间:2022-09-26 10:32
浏览量:0
  • 回到顶部
  • 400-878 2638
  • QQ客服
  • 微信二维码